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要闻 > > 
《显微镜下的大明》:金安府黄凝道黄知府真是明升暗降吗?不简单-当前要闻
来源: 局部鉴闻录      时间:2023-02-20 15:59:20

话说《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》的第一集里面,仁华的方知县和师爷对刚调任到金安府的黄知府做了一番分析,师爷说到,在京城里面做监察御史,顶多就是七品,但人家外放到金安府直接成了正四品,这是一口气连升六级,这不是好事吗?方知县说,你懂个屁呀,一个监察御史放着好好的京官不当,非要跑到奉兴来还是金安府做个地方官,这是明升暗降啊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他们的对话和所谓的分析中有两个答案,其一是,黄凝道是升官的,这是师爷从职级上的看法;其二是方知县的看法,方知县认为这黄知府算是贬下来的,而且他认定了自己的分析是正确的。

虽然剧情里面提到,但与此同时八个县的县令都对黄凝道的到来做了分析,而且分析的结果都和方知县一致。

既然答案不同,那么对待这个上司的态度就发生了变化,倘若说是黄知府是要被重用的,那么态度也就更为恭敬,但事实上,当黄凝道来上任的时候,八个知县,除了仁华县跑不脱来迎接了上任之外,其它七个县根本就没来,只送来了拜帖。

从这里能看出一点,无论是职场还是官场,人们敬重的不是你本人,而是你的职位,甚至某种程度上还是职位背后的权力。

按说黄知府,从职级上来说比他们都大,而且也是他们的直接上司,应该恭敬才是,但因为这帮人经过分析,觉得他就是外放被贬的,那当然无所谓了,这样下去也许那天跟你们混成一个职级都说不定,这就产生了轻视。

不过《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》更新到第六集,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。虽然第六集里没有明说什么东西,但依旧做了铺垫,那就是,黄知府之所以外放的原因并不简单,人家不是被贬,而是要被重用的。

为啥这样说?因为第六集里面说的很清楚了,是张首辅在决策,这张首辅就是张居正,而张居正马上就要走向前台,张居正浓重的一笔就是一条鞭法,换言之,这时候正是明朝万历年间的改革前夜,张居正要推行新政,那就需要启用一大批能干的官员去地方上做事情,整个国家需要气象更新,能干的官员是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,那么基于这个分析,黄凝道就不是被贬而是被重要,而且是带着目的到的金安府。

黄凝道到金安府的目的是什么?那就是为改革扫清障碍,尤其是金安府这么一个富庶之地,既要将土地丈量的事情搞清楚,还包括把乌烟瘴气的金安广场的风气扭转过来。这里也就回答了,为何黄凝道提前来了,而不是坐轿子做来,就是来明察暗访的。

所以,从改革前夜这个角度来分析,黄凝道应该也是一个改革派,甚至深得张居正的信任,既有能力还有忠心,所以才敢外放到金安府,那么这里面的答案就不简单了。黄凝道能做多大,取决于他干的有多好了。当然,改革这事情并不那么容易。甚至是障碍重重。

标签: 明升暗降

X 关闭

X 关闭

观点